为弥合数字鸿沟共同发力******
【乌镇观察】
为弥合数字鸿沟共同发力
——来自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弥合数字鸿沟论坛的声音
光明网记者 邱晓琴 王一涵
数字时代 ,全球数字化转型进程持续深化,但也伴生出数字鸿沟。如何让数字发展红利惠及全球,已逐渐成为国际社会需要解答的时代命题。11月9日 ,由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主办,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科普研究所协办的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弥合数字鸿沟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与会人员围绕数字鸿沟相关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并就弥合数字鸿沟分享了经验,发起了倡议 。
共享数字发展红利,携手应对数字鸿沟
“近年来 ,数字触角正快速延伸至每一个角落 ,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 的强劲新动能 。数字鸿沟 是数字化进程中产生 的发展问题 ,体现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 的不同层面。”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看来,数字鸿沟意味着经济鸿沟、资源鸿沟,加速全球发展不协调 、个体机会不均等,“要站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高度 ,努力弥合数字鸿沟”。
疫情防控期间 ,众多儿童享受互联网带来 的便利,比如在家上起了网课 。但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理代表郑道介绍 :“尽管全球数百万儿童的上网时间越来越多,但仍有13亿多儿童无法在家上网。”他表示 ,各国政府都需要出台相关 的法律政策和举措 ,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确保所有儿童都能够安全上网 。
在中欧数字协会主席鲁乙己看来 ,虽然老年人口触网的数量在增加,但与其他年龄段相比仍占少数 。“许多老年人依旧无法使用互联网服务满足基本需求 ,无法融入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让原本已经孤立和孤独 的老年群体雪上加霜 。因此 ,要注重提高老年人 的数字技能 。”鲁乙己说。
“未来,可能因为仅仅不懂使用电脑 、智能手机和互联网 ,一些独居老人无法与外界甚至家人联系,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家庭作业 ,弥合数字鸿沟 是人类共同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说 。
创新数字技术赋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
“弥合数字鸿沟 是全球共同 的紧迫任务 ,数字化发达国家和地区应担起更多责任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前主席龚克呼吁 ,国际社会和组织要切实帮助欠发达国家发展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实施面向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援建计划 。
从2017年开始 ,中国倡议建设21世纪 的数字丝绸之路 ,大力建设互联网基础设施 ,加强网络空间合作,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技术标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夏泽翰对此非常赞赏。他指出,疫情暴发以来 ,中国“数字丝绸之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中国通过“数字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其他成员国分享数字化专业知识,为全球数字化进程注入强劲动能 。
宏观 的视角之外 ,更多人将目光放到网络环境的改善上。为了给老年人创造友好的使用体验,越来越多网络应用开始适老化改造 。美团总编辑徐辉介绍,在推动信息无障碍,共享普惠 的生活方面,美团推出 的长辈版服务已覆盖500万老年群体。抖音集团副总裁李涛则指出 ,要关注多元群体安全问题 ,丰富平台安全 的知识内容 ,为青少年和老年人等人群构建安全可信任的数字生活环境 。
当然 ,弥合数字鸿沟,还离不开个人自身 的数字素养和技能 。“要不断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中国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舒华认为,应健全完善与数字人才培养相适应 的课程教材体系 ,推动把数字素养与技能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注重提高学生利用数字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主任宋京燕也表示,要立足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建设适应数字化时代 的技能人才队伍 ,确保人才技能水平始终跟上时代发展和技术更迭 。
倡议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字素养和技能国际交流合作 ,推进全民终身数字学习体系……为构建数字包容社会,提升全球公民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 、创造力,共建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 ,论坛同时发布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倡议》 ,各方携手呼吁为弥合数字鸿沟共同发力。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10日 12版)
【奋发2023】郭丽岩:2023年中国内需支撑力将进一步增强******
中新网1月12日电 (记者 李金磊)“展望2023年 ,中国宏观经济有望总体回升 ,尤其是内需支撑力将进一步增强 ,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的联动效应会更加明显,物价预计继续稳定在合理区间。”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丽岩在接受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采访时表示 。

郭丽岩指出 ,从支撑2023年经济回稳向上 的重要力量来看,因时因势优化防疫措施之后 ,消费场景加快恢复 ,国内消费需求有望加速释放。与此同时 ,民生补短板 的投资领域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包括在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过程当中 ,促进投资和消费联动效应 的基础设施会加快落地 ,形成更多实物量,有望进一步增强对整个内需的支撑力。
她表示 ,国内外商旅逐步恢复,一系列稳外资、稳外贸措施落细落实 ,尤其是我国产业体系门类比较齐全 ,并且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国内市场跟国际市场 的联动效应有望进一步增强 ,这对于国际投资者有较大的吸引力。
郭丽岩认为,随着粮、油、肉、蛋 、奶 、蔬 、果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扎实开展 ,各地菜篮子 、米袋子责任制压实,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有利于稳住粮食等食品价格,从而为稳定物价提供更好 的支撑 。同时,煤炭 、天然气等基础能源加强保供稳价 ,为生产生活提供更好 的用能保障,这都有利于继续把物价稳定在合理区间 ,保持低通胀 的运行绩效 。
郭丽岩认为,展望全年,我国有条件 ,有基础,有更多的有利因素来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结构性亮点将会进一步呈现,比如“四新”经济领域 ,新产品 、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领域还将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速,会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区域 、市场主体转型升级 ,从而为整个经济运行提供新动能 的支撑 。
“一系列稳预期、强信心的措施加速落实,企业和地方敢为敢干敢首创,2023年将 是微观主体有活力 、新经济动能不断激发、结构不断优化 、整个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的一年。”郭丽岩说 。(完)
百姓彩票地图 |